山东石油学会党支部开展“学思践悟强信念 守正创新建新功”党性教育
山东石油学会党支部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重要指示,弘扬革命传统、传承红色基因,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。 10月17日,学会党支部组织学会党支部成员、会员单位党员代表以及入党积极分子赴革命圣地井冈山、南昌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革命传统学习,实地接受党性教育。
“山下旌旗在望,山头鼓角相闻。敌军围困万千重,我自岿然不动。早已森严壁垒,更加众志成城。黄洋界上炮声隆,报道敌军宵遁。” 苍翠的罗霄山脉回荡着红军号角,在井冈山黄洋界哨口纪念碑前,党员同志们朗读毛泽东《西江月·井冈山》。丰碑立心中,井岗总牵情,1927年,毛泽东、朱德率领红军在井岗山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。1962年3月,朱德重游故地,饱含深情挥笔写下了“天下第一山”五个大字。井冈山是红色的革命圣地,井冈山是中国的革命摇篮,党员们先后参观了黄洋界保卫战旧址、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、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等革命传统教育基地。
一只强劲有力的大手,从崩裂的石块中伸出,紧扣着步枪的扳机……这是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序厅正中名为“石破天惊”的圆雕,党员同志们在此驻足流连、细细品味当年惊心动魄的场景。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是为纪念南昌起义而设立的专题纪念馆,是南昌起义的伟大胜利,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,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的解放,不惜抛头颅洒热血,把满腔的热情献给了伟大的革命事业。
参加党性教育的党员,通过瞻仰革命遗址、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,追寻党的厚重历史,认真学习“坚定信念、艰苦奋斗,实事求是、敢闯新路,依靠群众、勇于胜利。”的井冈山精神;认真体会南昌起义所孕育的“听党指挥、敢为人先、百折不挠、为民奋斗”的革命精神。
心中有信仰,脚下有力量。而信仰从哪里来?来自于红色红色传统、红色基因。党员代表纷纷分享了此次党性学习教育之旅的切身体会与真实感悟,一致认为这次党性教育,不仅仅是一次党史教育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涤、灵魂的净化。在今后的工作中,要大力弘扬革命传统、赓续红色基因,从革命精神中汲取前行力量,不断强化“学思想、强党性、重实践、建新功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,将理论学习和调查研究有机融合,实现切实达到锤炼品格强化忠诚、实干担当促进发展、为加快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的目标,更好推动学会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。